【系統公告】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,『舊用戶且擁有VIP』可再切回舊版。 前往查看
阿摩:知道阿摩不重要,善用阿摩才重要!
88
(7 分21 秒)
模式:循序漸進模式
【精選】 - 初等/五等/佐級◆國文難度:(3401~3425)
繼續測驗
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
1(A).

33 內政部行文立法院時,稱呼對方用:
(A)大院
(B)貴院
(C)鈞院
(D)立院


2(A).

《論語.泰伯》:「曾子有疾,召門弟子曰:『啟予足!啟予手!《詩》云:『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』而今而後,吾知免夫!小子!』」下列選項的說明,何者錯誤?
(A)「啟予足!啟予手!」因久病四肢僵硬,故須活動手足
(B)「如臨深淵」,因下臨深淵,有傾墜危險,自然心存恐懼
(C)「如履薄冰」,因踐行薄冰,有陷落危險,自然心存警戒
(D)「吾知免夫」,是自己慶幸得免毀傷之罪,可以無忝所生


3(C).

下列選項中,那兩位文學家的關係可稱為「昆仲」?
(A)蘇洵、蘇軾
(B)杜甫、杜牧
(C)程頤、程顥
(D)李白、李賀


4(C).

題目依下文回答第 38 題至第 40 題: 莊子曰:「子獨不見狸狌乎?卑身而伏,以候敖者;東西跳梁,不辟高下;中於機辟,死於網罟。今夫斄牛,其大若垂天之雲。此能為大矣,而不能執鼠。今子有大樹,患其無用,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,廣漠之野,彷徨乎無為其側,逍遙乎寢臥其下。不夭斤斧,物無害者,無所可用,安所困苦哉?」(《莊子.逍遙遊》)


【題組】38 下列敘述何者為是?
(A)貍狌能屈能伸
(B)貍狌有勇有謀
(C)貍狌仗技而亡
(D)貍狌機智過人


5(B).

閱讀下文,回答第33題至第34題 
「我想天地間第一等人,只有農夫,而士為四民之末。夫上者種地百畝,其次七八十畝,其次五六十畝,皆苦其身,勤其力,耕種收穫,以養天下之人。使天下無農夫,舉世皆餓死矣。吾輩讀書人,入則孝,出則弟,守先待後,得志澤加于民,不得志修身見于世,所以又高於農夫一等。今則不然,一捧書本,便想中舉中進士作官,如何攫取金錢,造大房屋,置多田產。起手便錯走了路頭,後來越做越壞,總沒有個好結果。其不能發達者,鄉里作惡,小頭銳面,更不可當。夫束修自好者,豈無其人;經濟自期,抗懷千古者,亦所在多有。而好人為壞人所累,遂令我輩開不得口;一開口,人便笑曰:『汝輩書生,總是會說,他日居官,便不如此說了。』所以忍氣吞聲,只得捱人笑罵。工人制器利用,賈人搬有運無,皆有便民之處,而士獨于民大不便,無怪乎居四民之末也!且求居四民之末,而亦不可得也。」(鄭燮〈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〉)

【題組】34. 根據本文,作者論述「士」為四民之末的主要原因為:
(A)缺乏為官機會
(B)對人民大不便
(C)自許官大學問大
(D)士之好壞不易分辨


6(D).

下列那一個選項文字構造的次序是依象形、指事、會意、形聲的方式排列?
(A) 山色空濛  
(B) 自由放縱  
(C) 不必逗留  
(D) 月上東嶽


7(B).

「楚材晉用」乃喻:
(A) 大材小用  
(B) 人才外流  
(C) 人才濟濟  
(D) 學非所用  


8(D).

23.杜甫〈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〉:「新松恨不高千尺,惡竹應須斬萬竿」,下列選項何者最為貼近詩句主旨?
(A)從善如流
(B)自食惡果
(C)濟弱扶傾
(D)獎善嫉惡


9(D).

1 「載」字有作「乃」的解釋,例如《詩.鄘風.載馳》:「載馳載驅,歸唁衛侯。」下列字義相同的選項是:
(A)千「載」一時
(B)刊「載」傳世
(C)「載」舟覆舟
(D)「載」歌且舞


10(B).
X


2 「讀經宜冬,其神專也;讀史宜夏,其時久也;讀諸子宜秋,其致別也;讀諸集宜春,其機暢也。」依此原則,由春至冬,讀《論語》、《莊子》、《楚辭》、《資治通鑑》的順序應為:
(A)《楚辭》、《資治通鑑》、《莊子》、《論語》
(B)《論語》、《資治通鑑》、《楚辭》、《莊子》
(C)《論語》、《莊子》、《楚辭》、《資治通鑑》
(D)《資治通鑑》、《論語》、《莊子》、《楚辭》


11(A).

32 「在成長中,往往理智越多、規矩越多,可愛則越少;在成長之中,往往軀體越大,靈性則越少越黯淡。噢!在成長之中,如不越心硬,便是越心碎。但是,不管怎麼樣,我們還是儘可能的活下去。幻滅也罷!失落也罷!甚至絕望也罷!我們還是緊緊抓住越來越短的生命活下去。」根據本文的敘述,下列推理何者有誤?
(A)理智和規矩的結果等同心硬
(B)可愛與靈性隨年紀增長漸減
(C)心碎與絕望亦不可放棄生命
(D)幻滅與失落只是人生的過客


12(A).

21「桓公北征,經金城,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,慨然曰:木猶如此,人何以堪?攀枝執條,泫然流淚。」(《世說新語.言語》)文中桓公慨歎流淚的原因是:
(A)歲月匆匆,年華已老
(B)孤征在外,思鄉情切
(C)亡國之痛,黍離之悲
(D)好景不常,好夢難尋


13(D).

1 下列詞語不可用來形容生活貧困的是:
(A) 饔飧不繼
(B) 蓬戶甕牖
(C) 環堵蕭然
(D)簞食壺漿


14(B).
X


42 《孫子兵法》:「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,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,故善戰者,致人而不致於人。」意謂善戰者致勝的原因是:
(A)以逸待勞
(B)攻其不備
(C)欲擒故縱
(D)虛張聲勢


15(A).

38.「拾人牙慧」意指:
(A)襲用他人的意見、文字或言語
(B)將他人的金玉良言銘記在心
(C)從別人的談話中吸取智慧
(D)能分辨言語中的是非對錯


16(B).

「人既然是能思考的動物,而思考的終究產物是感受與領悟,語言的用途,則在用來表達內在思考的產 物,所以它自然被認為是與人溝通而成為社會的一分子必要的技能。它也是教養的要件。 話多並不一定是有教養的表現,表達應以表示判斷,表現思考後的看法為主要目的,而不是玩弄或炫耀 知識,說出口的話要有品味與幽默感,多半時候講的話應該是『想通了』一件事的道理。這不必太費舌, 因為腦際裡已作過提煉的工作,看法早已成為簡單的單元,既然已經過精煉,說明事理一定能提綱挈領, 直衝要點。這種人話不多,但很容易字字珠璣。所以寡言並不一定是不善言語。」
【題組】39文中「很容易字字珠璣」的人,其特點不包括下列何者?
(A)有教養
(B)善用誘導的技巧表達事理
(C)不炫學而以有趣方式表達事理
(D)能精要說出自己想表達的事理


17(C).
X


25 蘇軾〈留侯論〉:「當韓之亡,秦之方盛也,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。」句中的「刀鋸鼎鑊」是用來指:
(A)兵器
(B)酷刑
(C)炊具
(D)佳餚


18(C).

35 王禹偁〈村行〉:「棠梨葉落胭脂色,蕎麥花開白雪香」中的「胭脂」與「白雪」,指的是:
(A)「棠梨花、蕎麥葉」
(B)「棠梨葉、蕎麥葉」
(C)「棠梨葉、蕎麥花」
(D)「棠梨花、蕎麥花」


19(C,D).

45 我們的生命能量好比流水,如果沒有岸的束縛,那就四處氾濫,連個形體都沒了。就是因為有束縛, 生命的能量才能如河水般奔流到遠方的目的地。所以,重點並非在打破所有樊籠,擺脫一切束縛, 而是你想讓什麼來約束你的生命能量,而又不想讓什麼來束縛你的人生。每一個選擇都代表一種自 由,但也代表一種束縛。每個人都必須做選擇,差別在於你選擇的是一個讓你處處受限的鳥籠,還 是一個讓你仍能怡然自得的林子? 下列敘述,符合上文旨意的選項是:
(A)減少負面想法干擾,可避免生命能量損耗
(B)擺脫所有形體束縛,才能追求精神的自由
(C)體認生命必有束縛,生命的能量才能發揮
(D)人生應該學習選擇,自由或束縛決定在己
(E)積極向大自然學習,追求逍遙自在新境界


20(B).

23 「告訴你『結論』或『答案』和教導你如何『思維』與『創造』,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,但卻都是可以同時 在一本書中,同一個作品中發生。從前者而言,所有的經典著作,都不免是已成『明日黃花』的『資訊』; 從後者而言,則經典性著作之所以為經典性著作,正因為它『萬古常新』的、開啟未來無限的心靈提升與思 維,刺激預示了未來無盡的精神創造……不論在文化上、人格上,或者日常生活上。」依據上文,下列敘述 最正確的是:
(A)具啟發性的作品沒有明確的結論
(B)經典的閱讀可提升思維與創造力
(C)經典之為經典貴在資訊不斷翻新
(D)經典著作所記載的訊息永不過時


21(A).

19 「雖身濟大業,兢兢如不及,故能明慎政體,總攬權綱,量時度力,舉無 過事。退功臣而進文吏,戢弓矢而散馬牛。雖道未方古,斯亦『止戈』之 『武』焉。」(范曄《後漢書.光武帝紀》) 依據上文,下列選項正確的是:
(A)光武帝意欲偃武修文
(B)光武帝欲重農而抑商
(C)光武帝欲以武略平定天下
(D)光武帝文治武功皆有可稱


22(A).

27 「翡翠鳥的死,是由於背上有彩羽,為世間美人所喜愛,王公家要取來做婦人的首飾,紅襟翠翰,柔 媚旖旎,以致『一羽值千金』,這正成了翠鳥被殺身的禍因。而烏龜被認為有先知決疑的本事,愈有 預告禎祥的靈跡,愈有被刳腸灼殼的憂患,別人要知道吉凶,就要你來獻身。想想大蚌也因孕育明珠 而被敲裂,鸚鵡因為口才太好被鎖在軒檻上,大熊因為有掌,犀牛因為有角,而遭格殺。」 上文意旨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?
(A)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
(B)天妒英才,難以善終
(C)事修謗興,德高毀來
(D)鸚鵡學舌,靈龜呈祥


23(B).

25 「夜幕初垂、華燈初上,車龍、行人、樓影、樹影交織成魅幻奇麗的光景,我目不轉睛地側首捕捉,一種既陌生又親切,彷彿相同又似相異的感覺驀然而生。童稚時的好奇與興奮是沒有了,取而代之的是平靜的凝賞、隱約的體悟——對所謂生活、所謂生命的情懷。我想童年公車就像熱鬧的市井,窗外是無限寛闊的天地;而今的公車則像寧靜的扁舟,窗外是或明或暗的人間。」
根據上文的敘述,作者因為心境、年齡、閱歷上的改變,使得對同一件事情的感覺體悟也隨之改變,下列選項所述,何者不切合?
(A)少年讀書,如隙中窺月;中年讀書,如庭院望月;老年讀書,如臺上玩月
(B)中歲頗好道,晚家南山陲。興來每獨往,勝事空自知。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。偶然值鄰叟,談 笑無還期
(C)少年不識愁滋味,愛上層樓,愛上層樓,為賦新詞強說愁。而今識盡愁滋味,欲說還休,欲說還休, 卻道天涼好個秋
(D)少年聽雨歌樓上,紅燭昏羅帳。壯年聽雨客舟中,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。而今聽雨僧廬下,鬢已星 星也。悲歡離合總無情,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


24(C).

「人們平常傾向於二分法的思考,例如:好與壞;英雄對惡棍;我的國家與其他國家。記者 擅長把相異的人事物寫成對立,偏好報導赤貧與富豪。紀錄片喜歡描寫無名小卒如何對抗邪 惡的大企業,賣座大片通常是在拍正義與邪惡的對立。由於二分法直覺,我們往往在統合中 想像對立,在融匯中想像歧異,在一致中想像衝突。這種直覺處處可見,徹底扭曲認知。所 以當你觀看兩個群體對立的新聞時,也許會用到『鴻溝越來越大』等用語。」
【題組】19 根據上文,下列選項最符合文意的是:
(A)傳統善惡分明的教育中,人們判斷事物只剩下好與壞、對與錯的觀點
(B)媒體往往以直觀的方式在對立與歧異中尋求統合融匯,以增加收視率
(C)二分法的思考模式容易遭人利用,讓有心人士去強化衝突,製造爭端
(D)正邪不兩立的觀點,充斥在人們日常生活中,也是拍攝電影的好題材


25(D).

9 生活中有各種人際關係,因而產生不同的「稱謂」。下列有關「稱謂」的運用,正確的選項是:
(A)稱呼自己太太的兄弟,可以用小叔
(B)對他人稱呼自己的父親,使用尊翁
(C)稱呼老師的太太為師母,稱呼老師的先生為師父
(D)稱呼父親的老師或老師的老師為太老師、太先生


快捷工具

【精選】 - 初等/五等/佐級◆國文難度:(3401~3425)-阿摩線上測驗

evakao剛剛做了阿摩測驗,考了88分